光伏-西北光伏電站質量啟示錄:隱憂下的設備選型
2017-06-20 來自: 西安西電自動化控制系統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次數:3187
光伏-西北光伏電站質量啟示錄:隱憂下的設備選型
“得西北者得天下”,光伏行業的江湖法則綿延至今。盡管數值高低不一,但當整個光伏行業不斷爆出裝機增長幅度的數據時,至少可說明一點:光伏發展吸引了業內外的目光。
這樣的表述可能與大部分業內外人士以及媒體慣用的井噴、爆發、暴增等感性且形象的描述不同,但對一個行業的參與者而言,探究其野蠻生長背后的警示和理性,應遠比喝彩和跟風更為有力。
一個行業即是一個江湖!
截至目前,西北四省區(寧夏、青海、甘肅、新疆及建設兵團)地面光伏電站并網裝機總量超過27GW,占全國總并網裝機量的65%。更榮光的是9月28日國家能源局一紙通知再次把光伏從業者的激情推向了高潮。《國家能源局關于調增部分地區2015年光伏電站建設規模的通知》明確,“根據各地區2015年上半年光伏發電建設運行情況及發展需求,全國增加光伏電站建設規模530萬千瓦,主要用于支持光伏電站建設條件優越、已下達建設計劃完成情況好以及積極創新發展方式的新能源示范城市、綠色能源示范縣等地區建設光伏電站。”西北四省區總共獲得190萬千瓦的指標,約占全國總指標的28%。
中國速度,是審時度勢的智慧博弈,更是中國大西北新能源產業基地優勢在全國的實力角逐。
可以看到,提速項目建設節奏,奇跡般跨越一個又一個重要節點。新疆自治區烏什縣發改委緊急叫停當地10個大型地面光伏電站項目;新疆兵團耗資一億多在戈壁灘上建光伏電站;1-9月中國光伏發電棄光率為10%,新疆棄光率超20%;新疆政府正在研究地方政府入股光伏電站建設方式,讓光伏產業發展更多惠及當地……
然而在悲喜交集的情緒伴生著一路向上的裝機背景下,嚴重的電站質量問題層出不窮:組件負偏差、電站實地功率預測不準確、逆變器高故障率,尤其是組件發電效率衰減劇速等問題屢屢地被媒體見諸報端。
2013年8月,某央企甘肅金昌市50MW光伏電站出現批量蝸牛紋現象,組件出現率70%;同年8月,某央企新疆博湖50MW光伏電站出現批量蝸牛紋現象,組件出現率75%;2014年,某央企青海某大型地面電站光伏組件出現蝸牛紋以及柵線腐蝕問題,組件出現比率4%;2014年某央企對青海龍羊峽電站進行巡檢時,發現組件在尚未并網的情況下即出現蝸牛紋問題,出現比率70%;2014年5月青海地方某國企旗下電站,2013年11月安裝,2014年5月出現批量閃電紋和蠕蟲紋現象,總數量20MW;某央企內蒙古50MW電站2013年并網,2014年即開始出現大批蝸牛蚊現象,蝸牛蚊及刪線腐蝕出現比率95%;2014年湖南株洲某開發區屋頂20MW分布式電站,組件安裝4個月內出現蝸牛蚊,組件供應商面臨巨額索賠,組件功率衰減30%以上,且部分組件未安裝即出現蝸牛紋;2014年浙江杭州東站10MW光伏電站1500塊組件出現蝸牛紋現象;2014年山東地區250MW光伏電站組件30%出現蝸牛紋現象,涉事廠家達20余家,事后部分組件得到更換,部分組件供應商同意修復;2014年河北陽原某100MW光伏電站,其中70MW全部出現嚴重閃電紋現象。
光伏推薦西安西電自動化控制系統
來源: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產品展示
產品展示